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拱猪规则详细讲解(中国原生态娱乐项目,你会哪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16 08:17:20    

我国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史,五十六个民族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由中华民族人民世代实践、产生、发展并流传至今的体育,这些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下面给大家盘点介绍一下中国民间土生土长兴起的娱乐交际游戏:围棋、象棋、麻将(典型的有四川麻将和贵阳捉鸡麻将)、扑克娱乐(典型的有斗地主、掼蛋、够级、拱猪等)、桥牌、踢毽子、蹴鞠、五子棋以及抓子儿等。

围棋

围棋,起源于中国,中国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围棋,是一种策略型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现代围棋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中国象棋

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中国象棋是中国棋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它源远流长,趣味浓厚,基本规则简明易懂,千百年来长盛不衰。中国象棋是模拟的古代战争、直线战争、陆地战争、平面战争。在中国古代,象棋被列为士大夫们的修身之艺。现在,则被视为是怡神益智的一种有益身心的活动。象棋集文化、科学、艺术、竞技于一身,不但可以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锻炼辨证分析能力和培养顽强的意志,而且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生活,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古今中外男女老少皆宜,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大街小巷常常可见纹枰对弈的中国象棋爱好者。

中国象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红黑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十条横线、九条竖线共分成90个交叉点;中国象棋的棋子共有32个,每种颜色16个棋子,分为7个兵种,摆放和活动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先把对方的将(帅)“将死”的一方获胜(因为擒贼先擒王)。已有几千年历史、充满东方智慧的中国象棋在中国的群众中基础远远超过围棋,一直是普及最广的棋类项目。

中国象棋属于“象棋C语言”(象棋China语言),从这个角度分析看待,朝鲜象棋、国际象棋等其它象棋的产生,基本都调用了这部“象棋C语言”的一些关键模块及对话语句。

麻将娱乐

麻将,四人骨牌博戏,流行于华人文化圈中。起源于中国,粤港澳及闽南地区俗称麻雀。麻将是由中国古人发明的博弈游戏,娱乐用具,一般用竹子、骨头或塑料制成小长方块,上面刻有花纹或字样。

1、四川麻将(血战麻将)

四川麻将又称成都麻将,或血战麻将,流行于四川、重庆、贵州一带,是一个娱乐方式。其核心是打缺门,刮风下雨,计番,血战到底,流局查叫、查花猪。一局牌中,一家胡牌并不结束牌局,而是未胡的玩家继续打,直到3家胡牌或剩余的玩家流局。牌局结束一并结算。这样先胡的玩家并不一定获利最多,点炮的玩家也能翻身,提高了趣味性,促进了牌局的稳定发展。

2、贵阳麻将(捉鸡麻将)

贵阳麻将起源于贵州地区,游戏规则:可以碰杠,不可吃,无庄。除一般番型外,特色玩法如冲锋鸡,责任鸡,满堂鸡等,富有别致趣味性。除了传统的碰、杠、和牌等规则外,经过创新,增加了“捉鸡”、“通行证”、“金鸡”等特色元素。

扑克娱乐

1、斗地主

斗地主,是一种在中国流行的纸牌游戏。是关于旧社会阶级斗争详见土地改革运动。 是流行于湖北武汉、汉阳一带的一种扑克游戏。游戏最少由3个玩家进行,用一副54张牌(连鬼牌),其中一方为地主,其余两家为另一方,双方对战,先出完牌的一方获胜。该扑克游戏最初流行于中国湖北武汉市汉阳区,现已逐渐在全球各地流行。

斗地主起源于湖北武汉汉阳一带,是职业扑克专家严军和他的同伴们根据当地流行的扑克玩法“跑得快”改编的。当初有一群“跑得快”痴迷者,经常在人数不足的情况下玩三个人的“跑得快”,起初并不叫斗地主,他们圈内的人叫“二打一”。最初的“二打一”总共54张牌,每个玩家发18张牌,不留三张底牌,只是一个玩家从另外的两个玩家手里各随机抽取一张牌,被抽牌的玩家共同协作对付抽牌的玩家,这样慢慢演变成了“斗地主”。斗地主首先命名的牌型是飞机,然后是火箭,1995年,“二打一”正式命名为“斗地主”。如今已风靡整个中国,并流行于互联网上。斗地主、德克萨斯扑克及百家乐是世界上三种最流行的扑克游戏。

2、掼蛋

“掼蛋”,起源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故又称“淮安掼蛋“、“淮安跑得快“,是一种在淮安以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的扑克游戏,是由地方的扑克牌局 “跑得快”和“八十分”发展演化而来。牌局采用四人结对竞赛,输赢升级的方式进行。使牌局更富有娱乐性和刺激性。江苏地区掼蛋非常流行,安徽、浙江地区也比较流行。2017年4月15日,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正式对外发布《淮安掼蛋竞赛规则》,统一和规范了掼蛋的竞赛规则,有利于项目的推广和赛事组织工作。起源于淮安的掼蛋纸牌游戏的竞赛活动,在全国推广,走向世界,有了国家级的统一规则。

掼蛋的最大魅力、最集中的特点在于变化,在于牌际组合间的变数。有的新手往往先把牌配死,并拟好出牌计划,然后守株待兔,这种呆板的的打法只是初级阶段,完美的静态组合加上动态变化才是取胜之道。

3、够级

够级被誉为“中国桥牌”,起源于中国山东青岛市,是一种由 6个人用4副扑克进行的一种高智能、强竞争性、特别强调联邦配合的一种非常有趣、百玩不厌的扑克娱乐活动。又写做"勾击"或"勾机"。 够级活动六十年代初期发源于青岛,七、八十年代在胶东半岛蔓延,尔后自东向西、由沿海向内陆逐步扩展。在世界休闲体育大会上够级已经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够级运动已从街头文化、民间娱乐项目逐渐走向竞技运动的发展轨道。

对于够级爱好者来说,够级的魅力不仅在于“起花”时的愉悦,“争科”时的惬意,灭杀对门够级牌时的兴奋,“烧牌”时的痛快淋漓,更在于够级严格缜密而有趣的规则,在于一波三折的较量中的斗勇、斗智、斗法。

4、拱猪

拱猪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及海外华人社区的牌类游戏,游戏参加人数一般为四人,通常使用一副去掉大、小猫的扑克牌进行游戏。拱猪时力争多得正分或少得负分,一般当某人得到正一千分或者负一千分的时候被视为胜利或失败,胜者或负者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或惩罚。 拱猪在流传过程中演化出来可以用两幅牌的玩法,所以一般拱猪亦称“拱单猪”,对应的两幅牌的玩法称为“拱双猪”。

桥牌

桥牌是两人对两人的四人牌戏,种类多,都是从旧时傀儡惠斯特等牌戏逐渐发展形成的。第一本关于桥牌的书是Edmond Hoyle,它在1742年出版。打桥牌前,四个人根据牌力叫牌,庄家需控制明手出牌完成自己叫的定约,定约又分为有将定约和无将定约。

桥牌是一种文明、竞技性很强的智力性游戏。桥牌已经成为2012年夏季奥运会表演项目和2007年全国大学生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

踢踺子

踢毽子是中国传统体育活动。以鸡毛毽为多,亦有以绒线、皮毛等插于圆形底座上制成者。唐初,“沙门慧光年方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毽子),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高僧传》)。至宋代,更为普及,技巧翻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亦蹴鞠之遗事也”(宋高承《事物纪原》)。明清更风行,技艺更高,“手舞脚踏,不少停息,若首若面,团转相帮,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堕落”(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基本动作为盘、磕、拐、蹦四种,不需专门的场地、设备,简单易行。有利于活动关节,加强韧带。

蹴鞠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中国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说蹴鞠是中国古代流传久远、影响较大的一朵体育奇葩。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五子棋

五子棋是世界智力运动会竞技项目之一,是一种两人对弈的纯策略型棋类游戏,是世界智力运动会竞技项目之一,通常双方分别使用黑白两色的棋子,下在棋盘直线与横线的交叉点上,先形成5子连线者获胜。

棋具与围棋通用,起源于中国上古时代的传统黑白棋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华人和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以及欧美一些地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

容易上手,老少皆宜,而且趣味横生,引人入胜;不仅能增强思维能力,提高智力,而且富含哲理,有助于修身养性。已在各个游戏平台有应用。

抓子儿

抓子儿是郑州民间传统儿童类的游戏项目,抓子儿游戏在郑州地区流传很早,在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和巩义市的嵩山一带广泛流传着王母娘娘在黄河嵩山视察民风,在娘娘山玩抓子儿游戏的故事。抓子儿有抓五子儿、抓七子儿、抓九子儿、抓十子儿、抓十一子儿。抓子儿所用的“子儿”一般是用砖瓦陶片砸磨成的小圆球儿,也可用现成的圆石子儿,现在一些孩子也用玛赛克制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