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清明节吃什么传统食品(4月4日清明节,吃4样东西)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3 09:04:21    


一、吃鸡蛋

清明节吃鸡蛋其源起是先秦时代。春季是万物孕育的季节,与鸡蛋“孕育生命”之意相合,而鸡蛋又含有人体需要的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再加上清明时节,风和日丽,春意盎然,人们纷纷郊游踏青,煮熟的鸡蛋是便于携带的理想食品,这些都促使鸡蛋成为清明节的节俗食品。

二、吃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跟糥米混合而成的。青团也叫清明果,油绿如玉,软糯香甜,甜而不腻。吃青团不仅能预防疾病,而且青色代表有活力、长寿,寓意着一家人健健康康。

三、吃麻糍

男方一般在清明节前给女方送去麻糍,意思就是下一个清明节前就要来迎娶新媳妇过门了。等女儿出嫁后,女方家的父母,又要在清明节前给男方家送麻糍,意思是祝福小两口日子过得糯滋滋、甜丝丝,幸福美满。

四、吃馓子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因为,寒食节禁火,寒食,所以炸好的馓子便于保存,是节日当天最佳食物。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然后再说说清明扫墓要遵守哪四个禁忌。

一、忌浓妆艳抹,穿大红大紫的衣服

这个对于很多的年轻人尤其是要注意,有人喜欢化妆,穿一些大红大紫等过于艳丽的衣服。但如果是清明节扫墓了,就要尽量收敛一下,化妆可以但最好是淡妆,不要浓妆艳抹的,而且衣服尽量素雅一些,这不仅是对祖先的尊重,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一种修养。

二、忌踩踏他人的坟墓

这一点是尤其要注意的,农村的很多墓地都是成片的,好些还根本连路都找不到了,这时候大家可不能为了抄近路,然后就直接踩踏他人的坟墓,这样是对去世者的不尊敬。

三、忌拍照和录视频

清明节这天尽量不要去拍照和录视频,虽说现在的技术已经很先进了,很多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手机拍摄录像,可是在清明的时候,还是不要拍摄,这是一种对逝者的不尊重

四、不要穿新鞋去上坟。

这种说法来自民间的一句谚语:“新鞋不踩旧人坟”,意思是说不宜穿着新鞋子去上坟,古人认为这样是对祖先的不尊敬。因为“鞋”和“邪”是同音的,这样寓意不好。

最后说说清明四大风俗

一、踏青

清明节非常适合郊游踏青,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去外面感受春天的气息。

二、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三、折柳枝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总能给人一种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感觉。自汉朝以来,人们就逐渐形成了折柳赠别的习俗,借此互祝平安,因“柳”与“留”谐音,都寄托着对亲友的美好祝福之情。同时,柳树枝又称为“鬼怖木”,具有驱鬼辟邪的作用

四、荡秋千

清明节荡秋千的习俗由来已久。最早秋千叫千秋,后来才改叫秋千,荡秋千的习俗传承至今,深受人们喜爱,不仅能锻炼身体,也可以借此锻炼自己的勇气。在鸟语花香的春天,你在秋千上飘来荡去,相信你的内心也会荡漾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