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红椒、黄椒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番椒」(学名:Capsicum annuum),都是茄科辣椒属辣椒种,和辣椒同为亲戚,但是在近代出现变异而「不会辣」的品种,且颜色缤纷多元,所以又称做彩色甜椒。但青椒独特的气味让许多小孩闻之色变,就连青椒本人放久都会变色转黑。近来网传变色的青椒其实不是坏掉,而是要变成更美味的甜椒?究竟青椒是不是红、黄彩椒的小时候,让我们来揭开这「椒」错复杂的身世之谜!
红椒、黄椒小时候都当过青椒

彩椒在未成熟以前,无论红色、黄色都经历过绿色的青春时期,接着才「转大人」变色。若在幼果时就采收食用则称为青椒,等到果实成熟后,因茄红素、类黄酮素增强而转为红色或橙黄色,变成甘甜的彩椒。
通常农民会等完整转色后再采收,因为未成熟的青椒价格没有彩椒来得好,且转色的过程会花上 2-3 周时间,提前采收不易于保存。而青椒虽不怎么受孩子欢迎,还是有一票支持它的粉丝,因而有彩色甜椒的改良品种出现,种植适合在绿色时吃的青椒,其形状偏瘦长、皮薄,不同于红黄椒的短筒钟型、厚皮。
短筒型等转色再吃 长筒型趁早享用

若买的是短筒型的彩椒,果实并不会因成熟而软化,变色后还是很爽脆;长筒型的彩椒(青椒)放久则会变棕褐色,质地变软且腐烂,就不该吃了。简单来说,青椒、红椒、黄椒是同一个「物种」,但从栽培改良的角度来说是不同「品种」,有的适合小时候采收当青椒吃,有的成熟转红、转黄成彩椒再吃更美味。
三色椒营养价值
青椒

膳食纤维较黄椒、红椒多,每 100 克含有 3 克的纤维,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帮助排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钾。
黄椒

富含维生素 A、C、E 等抗氧化营养素,此外含有植化素「类黄酮」,能够抵御自由基攻击,预防心血管疾病。
红椒

维生素 A 含量是三者之首,约是青椒的 4 倍、黄椒的 14.5 倍!对于皮肤、眼睛等粘膜维持很有帮助,建议和油一起拌炒,可提高养分吸收。
不论是哪种颜色的彩椒都各有营养价值,每种都吃最健康!三者的维生素 C 都相当丰富,如果用凉拌、快炒的方式料理,可以避免维生素 C 因高温流失。也提醒大家,买菜时应挑选色泽鲜明、表皮光滑无损、蒂头未腐坏者,因为彩椒催熟需要维持适当温度、水分,直接买要吃的颜色即可,别等到脱水发皱,趁新鲜食用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