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折纸对于数学中的几何教学非常重要,这一过程不仅具有教育功能,还有娱乐意义,从而引发孩子们对几何的兴趣。不过由于我们以往教育的功利性较强,这种教学方法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阻力,因此其应用价值和使用手段尚未被普及,仅仅在一些有特色的学校。

本次任务难度最高(熟练之后,其实很简单),也是工作量最大的步骤是折叠正六面体,这里整理如下:
步骤1:准备了3种以上颜色的折纸
步骤2:将折纸裁剪,以得到3种尺寸的正方形
步骤3:对折出折痕,然后展开
步骤4:两个角折成三角形
步骤5:沿着折痕对折
步骤6:左边和右边沿着折痕折

步骤7:左上角打开了一部分放进内侧
步骤8:右下角也如步骤7一样往内侧放入
步骤9:正六面体的1个面完成
步骤10:根据图示,两个角折成三角形
步骤11:同样的方法折6个

步骤12:组合,脚(尖的部分)相互插入
步骤13:两个同样颜色的部件,通过两边相对进行组合,这样更加漂亮
步骤14:最后,将两个面互相交错插入,这样得到的六面体更加牢固

6个不同大小的正六面体完成之后,个人认为机器人搭建过程中最有创意的步骤来了,这里整理如下:
- 找一个用过的易拉罐,周围缠绕彩纸作为机器人的身体
- 用一根牙签将最小的六面体串起来,作为机器人的接收天线
- 用双面胶连接机器人的头、手、脚等关键部位
- 再用马克笔勾画出机器人的眼睛、嘴巴以及机器人穿的衣服等
- 最后再用一个有一定份量的底座将其固定

搭建完成之后的机器人虽然谈不上多好看,但萌态十足,而且过程中将用过的易拉罐回收利用,也体现了绿色环保,教育意义十分明显。
